将黑白进行究竟 黑白相混变成什么色
言归正传,i7 6700K 与MSI Z170 Krait GAMING 一起装在原包装盒中。这次真的是高端U+板的组合。
CPU : i7 6700k(新)
主板:Z170 Krait GAMING(新)
显卡:MSI GTX950 PE(测试用)
内存:金士顿Predator系列DDR4 28004G X2(全新)
硬盘:东芝Q300 480G SSD(全新)
散热:Anami ETS-T40-W(新)
Z170 Krait Gaming体积相当大,采用ATX军工级材质。它具有24针ATX和8针EPS电源连接器,并使用8相VRM为CPU供电。这也说明Z170 Krait Gaming的定位可能主要还是性价比。
Z170 Krait GAMING 其他扩展插槽包括第三个PCI-Express 3.0 x16(PCI3.0X4,有线至PCH)、三重XPCIe 3.0
微星Z170 Krait Gaming主板将支持LGA1151插槽的Skylake处理器,拥有DDR4内存、3个PCI-E x16插槽、4个SATA 6Gbps接口和1个SATA E接口,以及北桥位置(虽然北桥芯片早已没有了) )而南桥的散热器都是黑白的。
乍一看,东芝Q300系列看起来相当帅气。一改之前东芝Q系列裸露的正面造型后,浓重的OEM风格荡然无存。东芝Q300系列确实需要开始关注消费市场,首先从它的外观开始。 Q300系列采用铝合金材质,具有金属质感。拿在手上,东芝Q300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:怎么这么轻?其实际重量仅为115克。
Q300 480G,这是我第三次使用了。如果我自己买的话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个机会呢?采用无螺丝设计,固定盘体的模具非常精致,拆卸起来并不需要太多暴力。但它有一个易碎贴纸,因为没有厂家会允许用户自行拆卸。
随着TLC闪存技术的不断成熟,其低廉的成本和比MLC更高的存储密度无疑会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。 Q300系列采用东芝原装Toggle DDR2 2.0 eTLC闪存芯片,采用A19nm制造工艺制造。这是东芝生产的第三代A19nm 64GB eTLC颗粒。 e表示企业级,eTLC是企业级TLC颗粒(有点类似于eMLC)。东芝表示,eTLC比普通TLC更稳定、更可靠。
主控方面,Q300系列采用东芝TC58NC1000GSB主控。据悉,这是一款东芝与群联联合开发的TCL闪存主控,PS3110-S10主控,匹配东芝固件。它是四核主控,八通道NAND(32CE),支持Smart ECC、Smart Flush、256-Bit AES加密、TCG Opal2.0等技术。
安装散热器看看效果吧!它是否与记忆形成黑白匹配?与Z170 KraitGAMING 搭配,确实非常相配。
Pardator是HyperX高端内存的代表。 HyperX首款DDR4内存也以Pardator命名,可见这款DDR4依然定位于高端发烧级内存。 Predator DDR4系列虽然保留了Predator DDR3的部分设计元素,但采用了全新的黑色散热片,给人更加专业、稳重的视觉冲击。散热器正反面的“DDR4”LOGO,清楚地确认了它是DDR4内存。
使用的显卡是黑白GTX950。他只是在玩网络游戏。我推荐他用GTX970,他拒绝了,说他只有一千块钱买显卡。也不知道是谁劝的!这款微星GTX 950 Power Edition采用了创新的解决方案。散热器采用单风扇设计,但还有一个可变位置的风扇。包装中附带的风扇可以有效提高风扇的散热效率。值得一提的是,微星GTX 950 Power版配备的风扇采用了刀片叶片技术,并具有系统启动时自动反向除尘功能。系统启动时,自动清除散热器上的灰尘,确保散热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。 (开机前反转30秒,30秒后恢复正常)。
微星GTX 950 Power版显卡采用GM206-250核心,拥有768个CUDA单元,默认频率1102MHz,频率可动态提升至1279MHz,显存频率6610MHz,游戏性能强悍。该卡还配备128bit 2GB GDDR5显存,保证玩家流畅运行游戏。
微星GTX 950 Power版显卡采用6层PCB大板设计,超稳定,抗弯能力更强。布线空间宽松,减少干扰。 4相核心供电+1相内存供电设计,性能更强大。微星GTX 950 Power版显卡采用单6针外接供电设计,可以保证显卡满载运行时的稳定性。
显卡提供1个DVI、1个HDMI、3个DP接口。所有高端接口均可用。除了满足用户的主流需求外,还可以支持单卡多屏输出,体验多屏带来的视觉享受。
我帮他装了系统,看了一下。 Q300 480G仍然使用旧的固件版本11.1,所以我赶紧下载了东芝的SSD固件刷新工具。
下载完下载的EXE可执行文件并搜索Q300后,会提示重启刷新固件。
系统重启后的第一个场景不再是欢迎界面,而是类似DOS的SSD固件刷新程序。在此步骤中您无需移动任何内容。基本上不到一分钟就刷新成功,然后会出现30秒的重启。倒计时。
再次重启后,查看固件版本是否已成功刷新至11.2。
CDM和TxBENCH测试显示,东芝Q300 480G的持续读取超过500MB/s,持续写入接近500MB/s,与旗舰东芝Q300 PRO系列256G相差无几。 4K(QD1)随机读写方面,表现也不错,比Q300 PRO略有提升。
在ATTO测试中,高队列深度下,东芝Q300系列随机读写速度达到了526.344/561.841。对比测试结果显示,与采用MLC的东芝Q300 PRO系列256G相比,随机读写基本没有差异。
在实际应用测试较为全面的PCMark8测试中,东芝Q300 480G得分为4867分,磁盘综合带宽为167.76M/S。这个分数明显低于东芝Q300 PRO,但这并不意味着Q300我们会损失很多。我们都知道,几十毫秒的差异只是在测试结果中表现出来的,但在实际的文件预读和游戏预读中,肉眼是没有任何感觉的。
作为Z170主板搭配i7 6700K,怎么能不玩玩超频呢?虽然天一亮就被人拿走了,但我还是想尝尝! Z170 KraitGAMING的图形化UEFI是BIOS设置选项的简化和美化版本。也是黑白相间的,中间有一条白龙标志。在OC 选项卡中,我轻松地将6700K 发送到4.5GHz,将内存发送到2800MHz。这在DDR3时代是很难的。
测试是超频成功与否的试金石。在Fritz Chess的CPU多线程性能测试软件中第一个项目(国际象棋)的评测中,新一代i7 6700K本身的睿频频率比上一代低了0.2GHz。但我直接将i7-6700K超频到4.5GHz,最终没有输给4790K。
振铃电压不能低于倍频电压。另外,我们来说说超频的两个典型问题。如果倍频电压过低,肯定会导致蓝屏重启。环是缓存电压。如果太低,屏幕会死机,只能按reset重新启动。至于花屏重启,也可能与倍频电压或频率设置有关。 (比如到了超频墙,就是频率设置太高了)。一种可能,超过GPU或CPU并不重要,这取决于你怎么玩!告诉超频爱好者,把电压加倍。一般建议设置在1.2V~1.4V范围内。最好不要设置在1.4以上,否则很危险。如果你必须达到某个频率值,但只能设置在1.4V以上才能勉强稳定,那就降低频率,别再闹了。